随着消费者健康营养意识和新生代个性化消费意识的增强,饮料市场“差异化”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。企业只有适时而动,不断创新并提供个性化的产品,才能赢得市场。
近日,饮料企业陆续公布了2014年年报,业绩大都差强人意。其中,统一集团一度强势的饮料业务收入下挫7.6%,类似情况在汇源果汁、安德利果汁身上也在上演。而作为碳酸饮料的老大,可口可乐的业绩也不好看。可口可乐发布的财报显示,2014年公司净营收459.98亿美元,比2013年的468.54亿美元下滑2%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?上述各家企业都在年报中分析了原因,包括天气因素、整体市场不景气等。不可否认,这些都是导致饮料企业业绩不佳的客观原因,那主观原因何在呢?我认为,*根本的原因还是企业没能跟上消费需求变化的步伐,把握不好消费者的偏好。
*近五年来,碳酸类饮料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下滑,而可口可乐的碳酸类产品占其总业务的比重过大,导致其业绩出现下滑。而随着碳酸饮料市场份额呈现逐步下降的态势,茶饮料、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等功能型、健康型饮料成为消费者新宠。从碳酸饮料到纯净水、茶饮料,再到功能饮料,令很多饮料企业感叹“消费者偏好变得太快”。
事实上,只要对饮料行业的历史稍有了解就会明白,快消饮品市场向来不是“一家独大”的市场,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碳酸饮料到纯净水、茶饮料,再到近两年流行的功能饮料,可谓轮番做“主角”。按照业界的说法,经过多年的发展,中国饮料市场已经发生巨大变化,进入可口可乐、娃哈哈、康师傅、雀巢等品类丰富、品牌为王的战国时代。
现如今,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,传统的碳酸饮料销售下滑已经不可逆转,蛋白饮料、凉茶饮料、植物饮料的市场争夺战也是日益剧烈。在此背景下,无论是传统的饮料巨头,还是近几年兴起的新生代企业,都在积极推陈出新、进行探索。2014年,汇源推出植物饮料新品“爱上小时光”系列;雀巢表示将支持银鹭全面扩充复合蛋白饮料;蒙牛试销其新品类植物蛋白饮料品牌“植朴磨坊”,伊利则推出核桃乳产品。
据尼尔森零售监测数据显示,截至去年11月份,***和功能性饮料品类在2014年以双位数增长。其中,矿物质天然饮用水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,增长23%,远高于包装水的整体增长率(14.3%)。富含维生素的饮料销售增长率为30%,富含蛋白质饮料(24%)和能量饮料(21%)紧随其后。
有专家指出,饮料企业产品的老化和同质化问题已经相当严重,加上经济环境的不景气,2015年饮料行业还会处在一个调整期。要度过调整期,企业需要通过强化品类管理、创新产品开发等方式捕捉更多差异化商机,把握好“新生代”的消费需求。所谓新生代,指的是饮料消费市场上更年轻的消费者,随着消费者年龄逐渐年轻化,他们创造的消费不可忽视,而且较容易成为企业产品的重度消费群体。
相较于欧美市场,中国饮料行业有巨大潜力,是高成长性的行业。纵观我国的饮料市场,通过五年时间的产业结构调整,目前年产量增长率基本稳定在15%左右。如此之大的市场蛋糕,只有那些懂得根据消费环境和消费行为变化而变化的企业,才能吃得到。
TAGS:
读懂 顾客 饮料 企业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,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,不做任何商业用途。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,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、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,仅供读者参考。
上一篇: 常温乳酸菌:退潮之后,谁在裸泳?
下一篇: “电商”、“平民化”及“健康需求”成为茶产业转型关键词